灰灰熊厦门旅游,让旅游更精彩,灰灰熊厦门地接,让旅行更放心!

城市

热门城市

首页  >  资讯  >  研学旅行基地须重视课程建设
今日推荐

研学旅行基地须重视课程建设

文章摘要 基地建设必须坚持教育性和实践性相结合,让学生有知识和技能可学,有课题和项目可研究,有目的和目标要实现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,学校教学方式日益革新,教育的场所也逐渐拓宽到“围墙外”。据《华西都市报》报道,1月7日,成都市教育局等11部门发布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》。今后,...

基地建设必须坚持教育性和实践性相结合,让学生有知识和技能可学,有课题和项目可研究,有目的和目标要实现

随着教育水平的提升,学校教学方式日益革新,教育的场所也逐渐拓宽到“围墙外”。据《华西都市报》报道,1月7日,成都市教育局等11部门发布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指导意见》。今后,研学旅行将纳入成都市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,坚持公益性原则,不得开展以营利为目的的经营性创收,对贫困家庭学生要减免费用。

2016年12月,教育部等11部门印发《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》(以下简称《意见》),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。该意见的印发引起了几乎所有省份的重视和响应,关于推行研学旅行的地方性政策纷纷出台,多地政府部门公布了研学旅行基地名单,学校却依然持谨慎态度。

笔者以为,很多地方政府将一些城市公园、景区、博物馆、科研机构、工矿企业等定为研学旅行基地,可是这些基地却不知道要为学生提供什么服务,政府也没有为学校与基地的互动合作进一步搭建桥梁。看不到研学旅行基地的课程价值,也许是很多学校选择“按兵不动”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基地建设是研学旅行的基础,它既是研学旅行的客观前提和重要依托,也是研学旅行的课程载体。没有基地就没有研学旅行,没有研学旅行课程建设,研学旅行必然成为游而不学。基地建设绝不是将一个单位或场所辟为基地,而不开发它的特有价值。《意见》指出,研学旅行是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。

带着学生出门走走、看看风景,这不是研学旅行。基地的建设必须坚持教育性原则和实践性原则相结合,让学生有知识和技能可学,有课题和项目可研究,有目的和目标要实现。《意见》要求,“基地要将研学旅行作为理想信念教育、爱国主义教育、革命传统教育、国情教育的重要载体”,这实际上已经明确了基地建设的课程价值。每一个基地都有自己本身特有的文化价值,将这种特有的文化价值课程化,并以适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,就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例。

未经加工打磨的公园、景区、烈士陵园等,其课程价值往往是沉睡的、凝固的,只有用教育手段将其激活,才能浮现出教育性和实践性,容易为学生所认知、理解和领悟。基地资源的课程化,解决的是研学旅行的目的问题,即“我去干什么,能得到什么”的问题,否则势必成为漫游和闲逛。因此,政府应该组织相关各方,结合每一个基地的特有文化价值,确定基地的课程设置,以及符合这种文化价值和课程价值的特有展现方式。


上一篇:高德上线“一部手机游三区三州” 助力旅游带动地区脱贫 下一篇:胡里山炮台景区设置补给站 助力厦马健儿

相关阅读